刘氏族谱发展


家谱是记述某一家族世系演变和人物活动的著作。也可以说是一族一姓的历史书,族之有谱,犹如国之有史,历来为人们所重视。

    刘姓与其他姓氏一样,有着悠久的修谱传统。两汉刘氏皇族世系由史官专记,代代相传,以应尊祖敬宗,寻根求源之需。刘姓家谱具有文字记载,是从汉武帝刘彻开始,天汉元年辛巳命司马迁为太丈令,始造史鉴及修刘氏族谱。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所撰的《刘氏家乘》十五卷,《刘氏谱考》三卷,记录了刘氏的来源。唐代的有许多部刘氏家谱,但经过五代十国大动乱后,存留后世者十分稀少。

 在宋代,刘氏修谱为普遍。宋代以后,散居于全国各地的刘姓大族仍多有修谱之举,此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,达到高潮。当时有“三世不修谱,君子谓之不孝”的说法。许多明儒硕彦纷纷加入到修谱的行列。于是,各地涌现出大量刘氏族谱。但因世迁时移,天灾人祸等诸多原因,现存留下来的很少。特别是宋元以前的家谱,更是罕见。现在人们所能见到的刘氏家谱,多为明清和民国年间所编。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共收存有刘氏族谱七十五部,七百三十余册。其中除有一部为明代所修外,余者皆为清代和民国年间所修。这些族谱的分布地区是:北京二部,河北一部,河南三部,山西八部,山东三部,安徽四部,江苏十四部,浙江四部,江西一部,福建七部,湖北三部,湖南二十步,广东一部,贵州三部,不知地区一部。

 由此可见,中国南方各省刘氏族谱的编修数量和存留数量都多于北方。关于刘氏族谱的记载内容,明清以前的以难见到,但从遗存的谱序,跋中仍可窥见一斑。如从元代虞集为江西《墨庄刘氏谱》所作的跋中可知,当时墨庄刘氏修家谱有三遍,记录了子宋代以后三百于年的世系和有关的人物,文艺资料,体例十分完备。又如明代何乔与江西《南昌梓溪刘氏族谱》所作的序,先陈述了南昌梓溪刘氏的渊源来历和历史迁徙过程,在叙述他们历次编修族谱的经过,最后指出《梓溪刘氏族谱》:“其立例甚严,其考核皆精,自(刘)允迪而上,推本于陶唐氏,系序不紊,溯流而源也。自(刘)从礼而下,或居或徙,录录无遗,由本而支也。名讳字行,多从其类,所以辩昭穆也。生卒娶葬,具著于谱,所以纪终始也。附以诰赦之词,次以碑铭表碣之文,表善行也。其尊祖睦族之心蔼然见于斯谱矣。”由此序文可以看出,明代刘氏族谱收录内容很丰富,包括姓氏渊源、世系演变、支脉播迁与分布、人物的生卒娶葬、排行字辈以及有关的皇封诰赦、碑碣之文等。这表明明代的《刘氏族谱》收录内容较之宋元族谱更为丰富,体例也渐趋完备。

 清朝和民国年间所编修的《刘氏家族》数量很大,现存于世者尚有多部,其体例与内容和明代族谱相似,只有目类有所增加,内容更加详尽,广泛和完备。近年来,旅居於海内外的刘氏子孙处于慎终追远,敬祖敬宗,爱国爱乡之情,又自发地编修了一些族谱,使得各地的刘氏宗亲得以互通有无,巩固亲情。